盗窃案在高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是最多的。大学生被盗案件多数发生在宿舍、图书馆、教室、实验室,且内盗案件占一定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防范意识不强,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少数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守法意识淡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追求享乐,盲目攀比,不顾家庭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没有钱就去偷,见好东西就拿,违法乱纪,有的甚至逐步走上犯罪道路。预防和打击高校盗窃案件,不仅是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高校盗窃案件中常见行窃方式
行窃方式,是指盗窃案件中,作案人窃得他人财物的方法,包括作案人入室、窃得财物,逃离现场所选择的方法。
(1)顺手牵羊。是指作案人本无盗窃的意图,偶然发现宿舍无人,对放在桌子上、床上等处的现金、校园卡、贵重物品临时起意,信手拈来,迅速离开。作案人本无盗窃的预谋,盗窃的成功完全是宿舍同学防范意识薄弱、疏忽大意。
(2)溜门窜户。是指作案人的作案地点不确定,以找人、推销为名,发现房门未锁,宿舍无人,便趁机入室行窃。仅管同学们防范意识很强,但总有个别同学一时疏忽,给作案人可乘之机。
(3)撬门别锁。是指作案人利用金属撬棍,插入门缝,将明锁撬开,或者直接将明锁别开入室行窃。作案人之所以选择这种行窃方式,往往由于他们掌握盗窃目标的情况,目标指向明确,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志在必得。
(4)插片开门。是指作案人利用身份证、饭卡等工具,插入门缝当中,使暗锁锁舌缩进,将门打开行窃。近年来,利用这种方式的盗窃案件呈逐步上升趋势。
(5)偷配同学的钥匙。是指作案人用同学随手乱扔的钥匙,秘密配置相同的钥匙,伺机作案行窃,有的甚至直接用同学的钥匙打开橱柜,窃得财物。这主要由于被盗同学的不良生活习惯给作案人可乘之机。
二、大学生如何防止盗窃案件
针对高校学生宿舍中的行窃方式,同学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采取以下相应的防范措施,保护自身和他人的财物安全。
(1)随手锁门。短暂离开房间,也要随手锁门,要知道溜门贼偷窃有时只用几秒钟。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一定要将门窗关好,千万不要怕麻烦,要养成人走锁门的习惯。
(2)不要留宿外来人员。大学生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的有关规定,随便留宿他人,很可能引狼入室,造成宿舍被盗案件。
(3)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遇到可疑人员,同学们应主动上前询问,发现来人无法说明来意或脸色紧张,可一方面与其周旋,另一方面派人与学校保卫部门取得联系,由保卫部门进一步核实其身份。
(4)遇到进宿舍推销小商品的人,应马上通知楼内管理人员,将其带出楼外,或直接打电话给学校保卫部门。实践证明,一些推销人员在溜门窜户过程中,一旦发现宿舍无人,便顺手牵羊,盗窃财物。因此,对这些推销人员切不可掉以轻心。
(5)宿舍内不要存放大量现金,即便是少量的生活费,也最好随身携带。手机、相机、电子词典、计算机等贵重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宿舍明处,用完后锁在橱柜内。
(6)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包括宿舍、橱柜、抽屉等处的各种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别有用心的人复制。钥匙一旦丢失,须马上更换门锁,切不可私自借配。
(7)同学们应积极参加学校的安全工作,组织学生在楼内巡视或值勤,协助宿舍管理人员和学校保卫部门做好防盗等安全防范工作。实践证明:大学生参加值勤,巡逻等安全防范工作,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物安全,而且还可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锻炼和增长自己社会实践的才干。
三、发生盗窃案件常用的应对措施
同学们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现金、存折、银行卡、校园卡、电话卡、自行车、贵重物品等财物,一旦发生失窃案件,可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1)一旦发现盗窃现场,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迅速回忆一下刚才是否已经见到了嫌疑人。如果有,马上追赶;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叫上同学,以便寻找和围堵嫌疑人。
(2)封锁盗窃现场,安排人专门负责,不准任何人进入。万一进入现场后才发现被盗,应马上撤离现场,切忌翻动现场物品,查看损失现场。现场保护对公安人员现场勘察及以后的侦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发现存折、银行卡、校园卡被盗,立即挂失。
(4)配合公安、保卫部门的侦察和调查访问工作。发现线索,积极主动地向学校保卫部门或院系组织汇报。必要时,可以请求有关部门予以保密。
四、盗窃的法律后果
盗窃财物不仅对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同时也给自身带来极大的伤害,我国现行法律对盗窃的处罚有明显的规定:
(1)适用现行《刑法》规定的盗窃案件,按盗窃罪处罚。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其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及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构成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可分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